<delect id="bamr4"></delect>

<dfn id="bamr4"></dfn>
      <optgroup id="bamr4"></optgroup>
    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代表園地 > 代表風采 > 正文
    周玉暄代表:情滿江海 愛潤童心
    2023-11-06 15:31  來源:南通市崇川區人大

    總有一種聲音沁人肺腑,總有一種情懷溫潤人心。十幾年來,她一直深耕親子教育公益事業,與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們一起陪伴孩子們櫛風沐雨、茁壯成長,用愛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涌動江海的朵朵浪花。她就是南通市第十五、十六屆人大代表,崇川區新城橋街道欣欣然親子俱樂部負責人周玉暄。

    精心呵護筑起愛心之家

    2010年,在新城橋街道婦聯的大力支持下,周玉暄發起成立欣欣然親子俱樂部。俱樂部成立后,周玉暄積極組織春蕾藝術班、小鬼當家、親子閱讀、親子游學等主題公益活動,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少年兒童“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讓更多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直是周玉暄的關注焦點。欣欣然成立之初,周玉暄就立志打造全市最早推廣親子閱讀的社會公益組織。從圖書漂流到帳篷讀書會,從跟著節氣去閱讀到夜讀夏令營,周玉暄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創新親子閱讀推廣的方式方法。今年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周玉暄組織俱樂部舉辦了每年一度的親子帳篷讀書會活動,吸引了46對親子家庭參與。孩子們以帳篷為營,與自然為伴,探索在大自然閱讀的樂趣,也在心中播下一顆顆愛閱讀的種子。

    每逢節假日,周玉暄會定期舉辦春蕾藝術班,組織志愿者輔導孩子學習繪畫、手工、表演,策劃“小鬼當家”系列互動,讓孩子體驗一天“當家”的忙碌,或者發動家長志愿者服務隊,踴躍參加俱樂部組織的愛心送衣、慈善募捐、環保宣傳等公益活動?;顒又?,她還不忘走訪貧困家庭,自掏腰包給孩子提供生活學習物資,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愛心灌溉育芬芳。十年來,周玉暄一直把實踐親子公益事業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她的帶領下,欣欣然親子俱樂部和新城橋街道萬余人次兒童牽手而行,在成為孩子們童年美麗記憶和珍貴啟蒙的同時,也成為全市、全省社會公益組織優秀典型,先后獲得江蘇省十佳優秀社會組織、江蘇省十佳優秀閱讀推廣機構等40多項榮譽。周玉暄個人也先后獲得江蘇省優秀志愿者、南通市十佳巾幗志愿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切為了孩子。我將依托俱樂部開展更多親子公益活動,讓孩子們能在這里收獲智慧、汲取力量、更好成長?!敝苡耜驯硎?。

    雙向奔赴綻放民族之花

    奔走在公益之路上,周玉暄不僅將屐痕鐫刻在江海大地,也將腳步延伸到祖國更遠的大山深處。2016年10月,周玉暄組織欣欣然“親子游學”首次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高增鄉,從此與當地侗族和侗娃們結下不解之緣。

    初到位于高增鄉的占里村、小黃村,周玉暄從多方了解到當地大多數家庭家境貧寒,很多孩子甚至上不起學,她便組織志愿者們挨家挨戶走訪侗娃們的家庭情況,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和公益助學,幫助侗娃們重返課堂。目前,已有85個南通家庭與占里、小黃等村寨侗娃結對公益助學,為侗娃們捐贈書籍上千余冊。

    今年6月,周玉暄再次組隊,帶領志愿者團隊第4次走進貴州。在高增鄉,周玉暄組織志愿者們用生動可愛的卡通畫,向漢侗兩地的孩子們講解人民警察的工作日常,帶領孩子們誦讀歌謠《這里是中國,這里是南通,這里是占里》,指導漢侗兩地孩子們一起手繪家鄉長畫卷……一次次的互動中,兩地兒童心靈距離越來越近,民族團結之花在孩子們心中孕育生根。

    侗族大歌是從江縣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歌藝術,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如何讓這一侗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得到傳承和發展?在一次次接觸中,周玉暄敏銳覺察到,必須從娃娃抓起。為此,她帶頭組織欣欣然與占里村、小黃村娃娃歌隊結對,為他們提供專項活動經費。在她的積極推動下,已有4個娃娃隊結對受益。談及未來,周玉暄介紹,將繼續完善結對機制,引導更多侗娃學好侗族大歌,讓這一民族歌謠藝術能穿越時空、經久不衰,成為“侗族大歌之鄉”最鮮明的文化標識。

    為了讓孩子們加深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周玉暄還依托親子俱樂部,組織策劃了“民族之花”公益項目,該項目至今已實施滿十三年。十三年里,周玉暄通過講民族故事、唱民族歌謠、玩民族游戲、穿民族服飾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孩子們在聽看唱玩中認識少數民族,了解民族風俗,感受民族文化,自覺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如今,欣欣然被孩子們譽為“民族文化的百花園”,很多孩子說起各民族的風土人情來,都是如數家珍。

    盡責履職疏解民生之憂

    自從當選人大代表后,周玉暄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叭嗣襁x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彼冀K將這句話銘記于心,無論俱樂部日常工作多么忙碌,她都會抽出時間深入基層調研,及時傳遞基層聲音,盡力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

    在欣欣然,周玉暄經常主動找家長們溝通交流,俱樂部既是她踐行公益的平臺,也是她了解基層教育現狀的窗口。對家長們反饋的問題和建議,周玉暄都會認真記錄、梳理分析。此前,不少家長曾反饋課外有償補課給家庭帶來種種壓力和困擾。對此,周玉暄走進教師群體,深入家長中間,認真分析課外有償補課現象,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及時將群眾的呼聲轉化成代表建議,并提交有關部門辦理,推動了課外有償補課的系統整治。

    每年人代會召開之前,周玉暄都要深入選區接待選民,了解百姓心聲,從調查研究中獲取一手資料。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她先后圍繞解決我市部分中小學門口人車擁堵現象及設立學生自行車專用道、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等事項,向市人代會提交代表建議15條,并轉交相關政府部門辦理,為促成民生實事落地,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貢獻了力量。

    在繪制公益夢的同時,以代表身份為基層治理賦能添力已成為周玉暄的履職常態。近年來,她積極參與轄區組織的代表學習實踐活動,先后對留守兒童教育、新市民子女融入城市、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等問題開展調研,向有關部門反映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為解決教育領域民生問題全力鼓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木欣欣以向榮,愛涓涓而始流。投身公益、回報社會的十幾年里,周玉暄全心全意為孩子們構筑幸福樂園,為老百姓解決急難愁盼,用真摯情懷和不懈努力撐起了一片愛的綠蔭。她是孩子們的引路者、大朋友,也是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周熔熔 陸中紅)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