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amr4"></delect>

<dfn id="bamr4"></dfn>
      <optgroup id="bamr4"></optgroup>
    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代表園地 > 代表風采 > 正文
    袁龍旭代表:用奮斗擦亮“青春底色”
    2023-11-14 14:14  來源:徐州市云龍區人大

    他在社區建起了一座座“昆侖先鋒驛站”,他在全市率先打造了“5G社區合伙人”,他解決了許多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居民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他就是徐州市云龍區90后人大代表、漢風街道昆侖社區黨支部書記袁龍旭。

    心向紅色筑牢基層“紅色堡壘”

    2019年年底,袁龍旭到昆侖社區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在第一次召開社區黨員大會的時候他就傻了眼:記錄在冊的黨員共有180多名,來開會的卻只有40多人!

    雖然年輕,但作為一名黨員,袁龍旭明白,沒有堅強有力的黨組織,什么都無從談起。于是,他綜合考慮小區位置、資源優勢、人流集聚等因素,走遍社區的大街小巷、走訪社區內各企事業單位,拜訪社區在冊的每一位黨員同志,全面推進“黨員中心戶”工作,特別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下功夫。他通過構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繪制了“1010”黨建VR紅色地圖,建設家門口的“先鋒驛站”。為了凝聚更多力量,他創新打造“七彩云先鋒”黨員常態化服務品牌,成立了政策宣傳、文體活動、平安守護等7支功能型黨組織。他聚焦群眾“天天有感”的民生關鍵小事,創新社區黨建與轄區企業融合發展模式,積極組織社區商會200余家企業到社區履行社會責任。

    在袁龍旭的奔走呼吁下,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在社區內建設了10個“昆侖先鋒驛站”、10個“黨員中心戶工作室”連鎖店,40余家機關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650余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觸角得到不斷延伸,戰斗堡壘作用得到不斷增強。

    摸爬滾打,基層治理“有一套”

    昆侖社區成立于2015年,位于徐州市新城片區。隨著新城片區的快速發展,社區呈現出“三多三廣”的特點,即外來人口多、老年人口多、高學歷居民多,居民來源廣、職業范圍廣、利益訴求點廣。如何讓擁有14000余居民、400余家商家企業的昆侖社區運轉順暢?如何解決社區群眾反映的各種問題?作為區人大代表和社區主任,袁龍旭每天都在思索這些問題。

    剛到社區時,袁龍旭還是一名社會治理領域的“新手”,完全沒有什么經驗可談,但他知道,“知勢”才能謀局,想要做好社區工作,必須多聽、多問、多看、多想,必須緊緊依靠社區群眾。他每天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走街串巷,在小區里見人就聊、遇事就問,掌握第一手資料。2022年,他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全國率先探索了社區治理“5G社區合伙人”體系:牽手物業企業,聯合泓山、銀城、惟信3家物業公司共同打造“物業合伙人”;牽手機關部門,通過與市委政法委、市城管局等16家機關部門共建,打造“機關合伙人”;牽手社區居民,挖掘小區里的能人、達人、樓長,引導他們開展樓棟微自治、小區微協商、培育發展內生式社會組織,打造“自治合伙人”;牽手志愿服務,聯合藍天救援隊、新風志愿服務隊等9家公益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培訓、社區義診、結對幫扶等活動,打造“公益合伙人”;牽手商企資源,成立昆侖社區商會,200多家商企結合企業特色、行業特點到社區共駐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商企合伙人”。

    通過“社區合伙人”形式,他將60多家共建單位和企業資源凝聚起來,聚焦小區居民最關心、最關注的現實問題,成立了15支志愿者服務隊,已組織開展技術培訓、社區義診、結對幫扶等活動200余次,服務群眾5000余人。

    履職為民,當好群眾“代言人”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自2019年當選區人大代表后,袁龍旭與社區群眾走得更近了,心貼得更緊了。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中首要位置,為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我們買的公寓樓上房多年,遲遲辦不了產權證,社區能不能幫忙解決?”去年10月,袁龍旭在社區網格群看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后,立即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詳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及居民訴求,同時向街道辦事處匯報,并多方奔走、多方咨詢。在他的積極協調及各方努力下,今年初,2614戶業主順利拿到了不動產權證。

    袁龍旭還先后提出了“關于加強基層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關于發揮轄區商業資源助力社區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提升基層信息化水平的建議”,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為了做好代表工作,他還探索了“代表亮身份”“百姓議事員”“我為昆侖獻一策”等一系列做法,開發了“民有所呼”線上二維碼,解決了地鐵6號線站點更名、4處積水點改造工程等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急事難事。

    綠地香頌小區的北側圍墻被拆除了,中央公元小區的閑置房間改造成了乒乓球室,翠庭小區一樓雜亂的架空層改造成了睦鄰會客廳,書香苑的小廣場里添加了不少健身器材,居委會辦公樓上的公共區域設置了居民閱覽室、老年大學學習室、社區藝術團練習室……“最近這兩年,社區越變越好了?!本幼≡诶錾鐓^的居民們發出由衷的感慨。這里面離不開袁龍旭的付出與努力。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边@是袁龍旭的人生方向,更是他扎根社區8年的青春誓言。他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奉獻在平凡的社區崗位,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江蘇省好青年、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干部、江蘇省優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江蘇省蘇北計劃優秀志愿者、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徐州市五星社區黨組織書記、徐州市首批社會工作重點人才、徐州市最美網格員、徐州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沈成會 徐艷松)

    相關鏈接